Search

這禮拜六,受到Asia Pacific Community Music Network - APCM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這禮拜六,受到Asia Pacific Community Music Network - APCMN 邀請,讓疫情沒有距離,我們在線上一起談土地的行動和歌聲。

⏯亞太區社區音樂研討會 - 華語線上研討會▶️

▷▷專題對話 | 音樂營造社區 | 11月28日 | 2000 – 2200
新工人樂團,台青蕉
主持:楊友仁

社區營造沒有靈丹妙藥,在長期組織、論述、教育、宣傳的過程中,文化藝術有時候卻是關鍵,提供社區所需要的感性力量。

北京新工人樂團紮根於五環與六環之間的皮村,從音樂老師孫恆成立工友之家開始,開辦學校、圖書館、電視台、劇場,更與居民灌錄一系列音樂專輯,每年在打工春晚演出;台青蕉是高雄盛產香蕉的旗山的在地樂團,團長老王在返鄉復甦社區遇到困難時找到音樂,唱好香蕉,同時成為蕉農,身體力行地與其他農夫及居民共事,一起慢慢發展出讓旗山轉型的新香蕉產業。

【音樂營造社區】由東海大學社會系教授、經典
黑手那卡西工人樂隊共同創辦人楊友仁主持,跟新工人的孫恆及台青蕉的老王討論音樂在組織的角色。

📍立即報名:https://forms.gle/ECx9Kuaoh4YEh6KWA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⏯新工人樂團(中國北京)
前打工青年藝術團,成立於2002年5月1日,中國極接地氣的民謠樂隊、劇團,民眾文藝的倡導推動者,勞動美學的實踐者,以勞動者的立場反思批判現實、積極有力發聲,在音樂上,內斂與張揚並蓄,質樸與鏗鏘同在。藝術團自成立以來多次奔赴各建築工地、工廠、高校、企業及社羣堅持為工友們做義務演出五百餘場次,直接觀眾超過數十萬餘人次。「為勞動者歌唱——用歌聲吶喊、以文藝維權!」
https://streetvoice.com/newwoker/songs/

⏯台青蕉樂團(臺灣)
成立於2008年,組成的元素為「台灣」、「青年」、「香蕉」。創作基底從農村出發,為香蕉產業發聲,以對家鄉濃厚地情感入歌,為故鄉高雄旗山唱出一首首真摯流暢的搖滾歌曲。從2008年樂團成團後,便在各校講座宣傳地方產業特色與青年返鄉的在地行動,無論是地方小旅行、地方產業推廣及社區營造等,都著力深刻。期盼傳達屬於青年的社會責任,持續拉著土地前進。台青蕉樂團以音樂和實際行動,發揮影響力,旗山小鎮因此活絡、打亮舊招牌,開始匯集社會行動的能量。
https://streetvoice.com/youthbanana/songs/

▶️楊友仁 (臺灣)
臺灣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,主要研究馬克思主義都市理論、空間政治經濟學等範疇。過去十餘年裡進行了400多個不同階層背景人士的深度訪談,田野地點包含台中、台北、新竹、台南、上海、蘇州、東莞、深圳、廣州、香港、重慶。近年主要關懷都市更新、市地重劃、縉紳化與邊緣都市化、迫遷政治、異質空間營造與音樂行動主義,嘗試脈絡化大衛哈維的土地金融化與資本都市化理論,透過跨界的比較都市研究,在壟斷地租與權力理論的概念化與方法論上進行創新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台青蕉樂團2009發行了首張EP「香蕉他不肥」道出台灣香蕉產業的問題,也成功吸引社會開始關注香蕉產業。 2013年,產出首張音樂專輯「社區大小事」,從社區的公共事務關切,到化做音樂表現,是台灣首張以社區營造為主題的音樂作品。 樂團成立近10年時間,累積了過內近600場的演出,無論廟會、藝文慶典還是農產推廣與校園講唱,由土地出發的聲音和動感的農產推廣,都讓音樂和產業充分結合,走入台灣社會的角落。扭轉台灣香蕉產業的悲情、帶動市場的特色,這是台青蕉樂團的蕉農Style。 演出,相關資料請寄: [email protected][email protected] デビューEP「香蕉他不肥」、專輯「台青蕉社區大小事」熱烈発売中!!!!!! 学校、相関講演、コミュニティのイベント、クラブの成果発表、学園祭、スポーツ応援、音楽祭、大型のイベント、ライブハウスを問わず、出演の誘いは台青蕉にお問い合わせください。 連絡アドレス:[email protected][email protected]
台青蕉樂團,成立於2008年暑假,一群青年人希望從香蕉開始出發,在最熟悉的故鄉旗山,種出陽光跳動的食物,唱出我們的歌
View all posts